十二经脉的分布规律

  十二经脉左右对称分布于人体两侧,每条经脉虽有迂回曲折,或交出入,但基本上为纵行,或自上而下,或由下而上。十二经脉在身体不同部位的分布规律如下:

四肢部的分布

  手经行于上肢,足经行于下肢;阴经行于内侧面,阳经行于外侧面。

  按正立姿势,两臂自然下垂、拇指向前的体位描述,四肢部的分布规律为:手足阴经为太阴在前缘、厥阴在中线、少阴在后缘;手足阳经为阳明在前缘、少阳在中线、太阳在后缘。但足厥阴肝经有例外,即内踝尖上八寸以下为厥阴行于前,太阴行于中,少阴仍在后。

头面部的分布

  手三阳经止于头从手走头,足三阳经起于头从头走足。手足六条阳经交会于均行经头面部,故称“头为诸阳之会”《类经·藏象类》头面部主要分布的是手足阳经,诸阳经分布特点可概括为:阳明在前,少阳在侧,太阳在后。阳明经行于面部、额部;少阳经行于头两侧部;太阳经行于面颊、头顶和头后部。诸阴经不起止于头面部,但部分阴经或其分支可上达头面部,手少阴心经的分支、足厥阴肝经上达目系,足厥阴肝经与督脉会于头顶部,足少阴肾经的分支上抵舌根,足太阴脾经连舌本、散舌下等。

躯干部的分布

  手三阴经均从胸部行至腋下;手三阳经行于肩和肩胛部。

  足三阳经自上而下走行,则阳明经行于前(胸腹面),太阳经行于后(背腰面),少阳经行于躯体两侧。足三阴经自下而上均行于腹胸面。

  十二经脉在腹胸部的分布规律,自内向外依次为足少阴肾经、足阳明胃经、足太阴脾经和足厥阴肝经。